近几个月,越来越多人在网上声称接到税务局电话,要求补缴此前离岸券商账户炒港股的收益所得,税率20%,这事在中高净值理财圈引起不小震动
后台不断有人问力哥怎么看,以后还能不能做境外投资了?
我思前想后要不要写这敏感话题,最后咬咬牙,就心平气和客观公正写一下来龙去脉和应对策略吧
首先,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,富兰克林有名言,世上只有死亡和纳税无法逃避,所以依法应该要缴的税,一分都不能逃,国家的,军功章里也有你我这些小小纳税人的一份功劳~
其次,根据我国税法,内地税务居民不管境内外所得,理论上都要纳税,其中利息、股息、红利、房租等财产性收入的税率是20%
但又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给予减免,比如国债利息永久免税,存款利息暂免税,A股股票的股息红利,只要持股超1年也暂免税,以此鼓励股民长期持股
内地税务居民的境外财产性所得,法律从没写过免税,过去一直没落地,主要是技术手段落后,但随着金税四期系统和CRS信息交换机制的全面落地,现在我国税务机关在技术上已有能力追缴
第三,税收是一种高超且精妙,需多维度平衡的技术,最高境界是“拔最多的鹅毛,听最少的鹅叫”
一种税收要落地,不仅要法理上自圆其说,实操上也要划得来
因为征收有成本,如果征到的税大多都用在征税成本上,还弄得民怨载道,就很划不来了
特别是针对个人境外所得,境内税务机关没法直接从你境外账户扣款,得派人主动联系你,告知纳税义务,督促你主动在个税APP上申报,如果你一直拖着不申报,可能会收取滞纳金,往后付出更大代价,但国家也要付出更高昂的税收成本,包括强制执法和司法成本
一个纳税专员一天就工作8小时,能打的电话就这么点,所以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,税务机关往往采取“抓大放小”的策略
比如优先电联港股账户100万美刀以上的大户,因为税基高,能征到绝对值也高,但付出的成本和征一个只有三五万刀的小鱼小虾差不多
第四,今年开始先电联大户交税,除技术条件已成熟,还有三个客观诉求——
一是现在卖地萎了,就特别需要新增税源
二是这两年境内资本外流情况较明显,通过境外投资所得征税,可诱导更多境内资本放弃出境,或转到更合规可控的渠道(港股通、QDII)
三是这近年A股持续萎靡,网上到处都是“相信国运,定投纳指”的梗,不利于做大做强我国资本市场,这也能诱导更多有钱人投身A股,帮助A股早日脱离3000-3500点的“地心引力”
第五,根据我国个税法,每一笔有获利的交易,都该单独计税,缴纳资本利得
但实操中给予“优惠”,以年度为单位合并盈亏计税,也就是年初账户100万,中间一通买卖操作猛如虎,年底一看赚了20万,这20万就要按20%计征4万个税
目前是追缴过去3年境外投资收益, 有部分投资者在网上发帖表示,可与当地税务机关协商,合并计算过去3年整体盈亏作为税基
毕竟前两年港股表现糟糕,也就去年才开始有点赚钱效应,三年一合计,很多人账户整体还是亏的,如不考虑22-23年亏损,只对24年盈利征税,就……
第六,在CRS信息互通前提下,作为内地税务居民,你在所有缔约国/地区的股票交易信息理论上都会通报给中国税务机关,包括但不限于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(以“中华台北”名义参与)、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度、沙特、阿联酋、土耳其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瑞士、荷兰、俄罗斯、 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开曼群岛、百慕大群岛……
几乎一网打尽……
其中包括瑞士,迫于外界重重压力,今天瑞士已不再是很多人以为的有钱人的世外桃源
再如阿联酋现在是全球投资大热,工薪税、资本利得税、股息税都是零,如果你这几年在阿联酋淘金,不管工作收入还是投资收益,理论上这些信息都会通报给中国方面,一旦认定你为中国税务居民,理论上能以向你征税,只是还没操作
目前主打对港股投资者征税,主要是基数大,羊毛厚,信息交换充分(香港属境外国内),征收性价比最高
但有一个例外——美国
作为正班长,美国拥有全球唯一军事、金融、文化霸权, 甚至还拥有连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都不放眼里的司法霸权, 只有科技霸权目前正在被东大撼动ing
金融霸权包括货币霸权、支付结算霸权、美股霸权、美债霸权,全是耍流氓级别的存在
当然,也包括税收霸权
美国不是CRS成员,没有向全球157个成员交换信息的义务
但为方便自己全球征税,美国单独搞了套FATCA(外国账户税收合规法案), 要求全球金融机构向美国国税局报告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,否则该机构来自美国的收入将被征收30%预提税
FATCA更流氓的地方在于:美国可自行决定外国金融机构是先向本国政府报告,再由政府和美国交换信息,还是绕过本国政府,直接向美国提供数据,而美国国内的金融账户信息,也可选择不提供给其他国家
说白了,美国信得过的国家,就和你玩CRS那套规则,信不过的,对不起,给你树起大数据屏障,啥都不给你看
信不过的主要是低税率和过去的避税天堂,比如开曼群岛、巴拿马、 英属维尔京、阿联酋、新加坡等
此外,还有一个中高税率大国也被拉黑了,你猜是谁?
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追缴的主要是港股投资收益,而非美股——虽然理论上说,美股收益一样要纳税
最后,虽然纳税光荣,但在合法合规前提下,也能用一些投资策略和技巧,合法合规适当降低税负
1、目前最易被追缴的是在富途、老虎等名气大、服务好、内地客户占比高的港股券商投资的客户(征税成本最低),选择香港不知名小券商交易,可能会更晚被问候
2、投资港股时,最好做长期投资,避免频繁交易,只要股票不卖,哪怕浮盈再多,也属于未实现收益,无需交资本利得税
3、如需经常交易 ,最好通过 内地券商开设的“港股通”投资港股(力哥合作券商目前“港股通”交易佣金全网最低,后台回复“佣金”get),暂免股票买卖差价的资本利得税,目前优惠政策执行到27年底,届时会否延期,27年初再看风向
4、最保险方法是老老实实买QDII港股基金,费率贵、水平差、经常限购高溢价,你值得拥有
5、CRS不覆盖美股,哪怕在港股券商开立美股账户买美股,对香港来说,也属境外资产,并非港股券商本地持有,但美股股息分红、美债利息等收入存在港股账户上,账户余额可能会被上报,要求缴纳20%所得税,最保险做法是直接开美国本土银行和券商账户,只要美国不加入CRS(未来加入可能性很低),信息就很难互通,但这番操作投资门槛更高,且长期看,中国公民在美国本土开立的金融账户里存的金融资产,存在不可言喻的你懂的潜在风险
6、炒美股赚到的大额收入回流境内时,也很容易被监控到,触发系统自动追查机制,所以最好出去的钱别再回来,或分小额分批次回来
我本人应对策略是离岸港股清空,港股通账户先开着,27年后视情况而定,不行以后就只买QDII港股指基
美股则采取长期定投,只买不卖的策略,也不会做类似A股的网格交易,反正美股长牛,不做增强策略也赚的比A股多,最多完成定投布局后,每年做一次动态再平衡,出去的钱暂时也不考虑回来
我所有在美投资都要求保证高流动性,只买随时可以跑路的美股美债基金,美国房产、保险这种低流动性资产绝对不碰,原因还是存在不可言喻的你懂的潜在风险
香港则相反,既是中国领土,又是离岸金融中心,美国管不到,又能放心持有包括美元在内的全球资产,所以香港的投资重心是收益稳定周期长的储蓄险
根据我国税法,保险赔偿金和保险分红都免税,定期领取的生存年金理论上可能被视为“其他所得”,适用20%税率,但实践上并没要求缴纳
所以新规反而有利于香港保险
顺便提一嘴,小宝之前安利过的有套利空间的澳门保单,9月1号就要下架了,有兴趣的赶紧问小宝去
投资门槛至少130万港币,投资期限9年,130万砸下去,9年后预计能赚70-100万,小宝自己也给女儿买了一份,当教育金用
最后,文明网络,你我共建,大家留言注意尺度,别给我找麻烦,也别给自己留污点
L ook in my eyes, They are always watching you~
升富配资-升富配资官网-配资开户公司-最安全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