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2日至8月13日,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全省市县(区)文学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暨文学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专题培训班在广州举行。本次培训班旨在加强作协组织建设和文学队伍建设,推动文学事业赋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。
“抓好政治理论学习、加强文学创作引领,是作协工作和文学工作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,也是文学工作者提高认识、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。”广东作协党组书记、专职副主席向欣指出,要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。文学组织负责人要坚持不懈唱响主旋律、打好主动仗,更好地为时代画像、为时代立传、为时代明德,以文学的方式持续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、文化凝聚力、精神推动力。要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,践行文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,深挖“百千万工程”、制造业当家、科技创新、绿美广东等特色创作资源,展现与广东走在前列相匹配的文学气象。要树立传世之心,保持中华文化、岭南文化的独特品格,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。
向欣建议,要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,建设堪当重任的作协组织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作协工作只能加强、不能削弱。要努力把作协建设成为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“温馨之家”。要深度贯通“做人的工作”和“推动文学创作”。积极培育新兴文学业态,促进文学“破圈”“跨界”传播。
随后,广东作协主席、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进行《“新大众文艺”的视角转换》专题授课,他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,从“怎么写到写什么以及谁在写”“个我到大我”“认识论到生命论”三个维度谈“新大众文艺”的视角转换,引导大家拓展对“新大众文艺”以及新时代文学现象的认知,激发学员对文学与社会、个体与时代关系的深度思考。
“广大作家要放下傲慢、保持谦卑,向新大众写作者学习,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写出毛茸茸、有质感的精品佳作。”谢有顺说。
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、省作协主席团成员陈启文进行《如何挖掘我们身边的文学富矿——兼谈对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文学书写》专题授课。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、创作经验,分别从文学的地域性、人民性、文体特征三个方面谈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文学书写。他认为,以人为书写主体的文学,离不开地域性影响,地域性书写不是封闭的,而是开放的,写得好完全可以升华对整个人类的文学书写。
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杜茎深则进行了《全面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》专题授课,从战略定位、改革攻坚、落地实施三个维度,就加快“百千万工程”多领域、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,切实抓好“百千万工程”“人、钱、地”三个关键点等方面进行专业解读。
培训期间,全体学员进行了分组讨论,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大大开拓了他们的文学视野,对文学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有了更深的理解,今后将更加坚定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做好基层作协工作,为推动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。“本次培训班为基层作协负责人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,收获满满。”茂名市茂南区作协主席谭亚叶表示。
南方+记者 戴雪晴
升富配资-升富配资官网-配资开户公司-最安全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